《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8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友情提示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论文核心观点,亦可点击目次及摘要的标题直接阅读全文。
【点击标题查看全文】
摘 要
王家宏, 韩春利
(苏州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为推动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梳理体育学科体系的演进历程、历史成就、现实困境,分析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内涵、特征与价值。认为:当前体育学科体系存在基础学科中国特色不突出、重点学科不明晰、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迟缓、冷门学科被关注度低、二级学科定位不明确、学科社会贡献度待提升等问题;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是立足中国特色体育实践、凸显人民中心地位与社会服务贡献力、守正创新的学科体系;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对助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加快体育现代化进程、助力体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以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为根本遵循,以体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为对标点,综合依据体育运动实践、学科性质等分类标准,构建由体育基础学科、体育重点学科、新兴交叉体育学科、体育冷门学科四部分组成的体育学科体系新框架,并提出分支学科的主攻方向。
“体育”(sports)的本质与概念——“生命”的本体论回归与“存在”的认识论超越
于思远, 顾帅, 刘桂海
(华东师范大学)
以“体育”(sports)的本质与概念为研究对象,梳理文献发现我国学界对体育“元问题”的研究呈现两大困境,即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困境与研究范式的唯理性“形而上学式”困境。采用“历史主义式”研究范式,运用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现象学、符号学等理论工具,从“生命”的体育本体论与“存在”的体育认识论上进行升维。认为体育的主要矛盾为在完整的人内部,作为感知者的身体对作为被感知者的身体的改造矛盾。进而提出体育是合感性与理性的人,通过体能性身体活动改造自然身体来寻求自为存在的生命活动。希冀突破囿于“体育的人”研究视角的桎梏,转向面对体育本身的“人的体育”思维,厘清体育与人、人的存在之间的根本关系,促使体育哲学从“对体育的关注”升华为“以体育关怀人”。
陆作生, 任雅琴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的基本问题是确定和阐明体育学基本内容,包括体育对象、体育目的、体育内容、体育手段等。当前,对于体育学基本内容的相关概念尚存疑惑和分歧,如体育对象、目的不明确,体育内容与手段的错位等。反思体育学基本内容的相关概念、探析体育的本质特征与新内涵,是揭示体育规律、解决体育实践问题的基础,有利于促进体育学走向成熟。认为:体育对象是人的运动,不能从体育的功能出发将人作为体育对象;促进人类发展是制定体育目的的依据,提高和展现运动水平是体育的核心目的;运动的具体形态是体育内容,提高和展现运动水平的各种方式、方法、途径是体育手段;体育在自觉地实现运动价值和运动增值中彰显自身意义,在“人的本质力量运动化”的过程中确证与展现人的本质力量。
饶林峰
(华中师范大学)
从研究问题和研究范式两方面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近代体育史研究状况。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近代体育史研究的问题意识随社会环境变化而改变,关注的问题逐渐多样,体育文化问题是关注的焦点;运用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社会史范式等,虽然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研究范式的运用也存在同质化、移植化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强化研究的问题意识,加强自身理论范式建设,深化已有研究范式,恪守学术规范。
王智慧
( 中国人民大学 )
在经验研究层面,口述史和民族志都是记忆研究的重要方法。使体育口述史研究摆脱“故事会”的困扰进而实现深层次的理论转向是目前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口述史对体育记忆生成的作用体现于:①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耦合是体育文化记忆生成的内在机制;②体育口述史料是由体育交往记忆向体育文化记忆转变的重要线索和依据;③体育口述史是对体育社会记忆的形塑,同时也建构了与“集体表象”相对应的“自我感觉”;④记忆与遗忘博弈下的口述叙事促进了体育记忆建构。口述史对体育记忆的创造表现为:①口述史料背后的意义和时间构成了体育记忆研究的文化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转向;②“小人物”的口述史为体育记忆研究提供了“回归人本”的思路;③运动员等体育精英的口述史促进了共同体建构,延伸了体育记忆研究视域;④代际“革命”与文化继替是体育记忆和体育口述史研究的未来向度。
未预结局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过程-事件分析及实践反思——闽南LT村宋江阵传承的民族志
冀宁, 杨海晨, 钟喜婷
( 福建师范大学 )
学界已从应然的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进行大量研究,却少有关注基于应然所形成的实然面向并分析其发生逻辑。基于此,在“过程-事件”分析策略下,对闽南LT村宋江阵传承在应然与实然向度上的矛盾张力进行民族志研究。发现:政府与民间精英的角色转换、民间精英与政府的行动博弈、基层民众与民间精英的诉求嬗变是未预结局生成的合力;政府、民间精英和基层民众的三维嵌构以及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的分歧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未预结局的整体性生成逻辑。认为:未预结局的实然样态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政策调整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未预结局的接续效应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再生产渠道;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向,均应在基层调研中关注从应然走向实然的过程性事件,依托经验事实去关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实然状态,并寻求内生-外源动力的融合发展,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混合动力机制。
刘启超, 戴国斌, 李文鸿
( 上海体育学院;嘉应学院 )
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武术师徒制的社会特性,重拾师徒传承的文化传统,为当代武术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认为:①师徒制是维系武术社会再生产的文化制度。中国武术师徒制不仅是“技术教学”模式,更是“身份传递”制度,因而具有社会再生产意义。武术师徒制研究不仅要关注“口传心授”的知识转移方式,还应关注“世代相承”的社群延续制度。②文化身份与传续责任是师徒传承的核心。师门谱系形成师徒“多边互动”关系,赋予“权责一体”的代际身份与角色使命,师传—徒续的代际责任关联是武术世代相传的动力内核。③师徒传续制度是民间武术的传承法则。一方面,师徒文化身份的代际接续维系武术社会再生产,传续责任保障武术传承动力。师徒制维系文化共同体存续,为武术技艺的生存提供社会生态土壤,师父与徒弟以及再传弟子建立的传续谱系维持武术活态传承。另一方面,师徒传续谱系是武术技艺发展的历史线索,技艺在师承脉络中保存个性并延续发展,保持生存活力。④文化传续意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应得到重视。落实武术传承不仅要“保护传承人、培养传习人”,还应“尊重传承制度,激活传续责任”。⑤革新师徒关系理念、重塑师徒角色意识、激活师徒责任担当是完善师徒传承的构成要素。
生命历程视角下居民体育参与打破了健康的阶层不平等吗?——基于CHNS追踪调查的纵向分析
董德朋
( 曲阜师范大学 )
在人类的生命历程中,居民体育参与能否打破健康的阶层不平等?采用健康成长曲线模型方法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健康的阶层不平等存在一定的扩大趋势,但他们的体育参与历程能在其中起到缓解作用,且如果社会下层群体在生命历程中坚持体育运动,那么其健康状况将逐渐好于处于社会中层而又不参与体育运动的群体。认为:在生命历程中,体育参与能够部分打破健康的阶层不平等边界。在结构主义理论与个体主义理论框架下,将健康问题引入生命历程中进行纵向观察与考证所提供的经验证据,有利于督促人们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完善健康社会理论体系。
王健清, 刘兵
(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大学 )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市民的视角分析上海“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的效果。认为:上海市民对“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有充分认知和积极态度,其对市民体育参与行为起到显著的推进作用;体育场地设施空间的创新发展与市民积极态度形成有效的关联;市民体育参与行为与参与的满意感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体育场地设施功能改善并不直接导致体育参与行为的发生,对体育生活圈建设的积极态度也无法直接产生参与的满意感,因此,公共体育服务只有牢固建立在社会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实质性效果。
董红刚
( 山东大学/安徽工程大学 )
以往,大型体育场馆研究集中于管理方式、运营模式、政策扶持等方面,旨在为场馆的赛后治理提供思路。有学者探讨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逻辑,列举大型体育场馆应承担的国家战略、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益等责任。还有学者探讨大型体育场馆的文化意义,剖析凝结在大型体育场馆中的地方文化、城市品格和民族精神。然而,在大型体育场馆领域还能研究什么?
Daniel Montolio等在Measuring the Negative Externalities of A Private Leisure Activity:Hooligans and Pickpockets Around the Stadium一文中运用地理编码数据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技术,研究巴塞罗那市足球比赛日体育场周围犯罪的空间特征,分析体育场周围犯罪类型与人群聚集的关系,解释相同的地点出现截然不同的犯罪模式及其空间变化的原因。研究涉及255场足球比赛,包括2007—2011年在巴塞罗那市的635 065个数据,地理编码98.74%(627 037个),精度在10 m以内,覆盖73个街区。在影响犯罪率的模型中,除比赛日外,作者还考虑了降雨量、日照时间、风速、气压等变量。研究发现:①巴塞罗那市足球比赛日犯罪率增加2.5倍,其中盗窃和斗殴占70%;②在比赛日,在距体育场300 m范围内的盗窃案数量平均增加151%,在距体育场400~600 m范围内的盗窃案数量平均增加225%,在距体育场超过900 m范围内的盗窃案似乎消失了;③在比赛日,球迷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发生在距体育场300 m范围内,而发生在酒吧等地的冲突在距体育场1 000~1 100 m范围内最多。
兴建大型体育场馆、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在为城市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导致了拥挤和犯罪。以往,学者们关注体育场内的暴力行为,而忽视了对体育场周围环境的研究;同时,明确了比赛日应大量增加警察,但尚未涉足警察的空间分布。该研究填补了这些空白,明确了体育场周围犯罪的空间特征,改变了警察应集中于体育场出入口的传统认识。该文的参考意义应不止于体育场和足球比赛,大量人群在同一时间聚集在城市的特定位置,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治理能力;因此,其对于大型活动治理和公共空间治理均具有借鉴价值。
运动身体社会文化研究的新范式:Physical Cultural Studies
邓君瑜, 熊 欢
( 华南师范大学 )
Physical Cultural Studies(简称PCS)是近年来以Michael Silk和 David Andrews等为代表的著名体育社会学、文化学者提出的一种体育研究新范式。它倡导使用以民族志、参与式观察、语境分析、媒体分析、话语分析等质性研究为主的方法,从政治研究、文化研究、身体研究、媒体研究、女性主义、社会学、历史、文化地理学等跨学科视域对运动身体经验进行综合性研究。
为应对自然科学对身体运动机能研究过度科学化(bio-scientization)的问题,以及传统社会学研究对运动身体过度抽象化的阐释,PCS强调应从运动身体的物质性、经验性、具身性、人文性等综合特点考察身体运动方式及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权力。关于PCS的开山之作是2004年Silk、Andrews和Cheryl Cole合著的Sport and Corporate Nationalisms,然而,引起广泛关注的成果是在2011年国际体育社会学顶级期刊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发表的由Silk和Andrews合著的Toward a Physical Cultural Studies 一文。随后,Atkinson、Brabazon、 Redhead、Pavlidis、Olive等学者纷纷加入关于PCS的热议中,构成该领域的主要学术力量。直至2017年Routledge Handbook of Physical Cultural Studies的出版,标志着PCS研究进入了成熟阶段。PCS具有以下3个显著特征:①经验主义倾向(empirical focus),即关注现实世界中“physical(物质身体的)”运动及其多元表现形式,揭示身体运动对社会分裂(阶级、性别、族裔、民族)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②注重情境,强调必须联系身体运动发生的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背景考察身体在运动中的经验、表达与呈现,以便深刻透视体育文化的全貌。③与行动反思及社会变革紧密相连,带有显著政治批判色彩。近2年,关于PCS的研究又延伸至现代体育制度经验的宏观研究(如2019年Andrew 出版的新作Making Sport Great Again:The Uber-Sport Assemblage, Neoliberalism, and the Trump Conjuncture)。PCS旨在通过批判性对话,反思现代体育问题并付诸行动,以达到从体育透视世界、改变世界的目的。
虽然PCS试图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壁垒,但是西方体育学界对PCS也存在质疑:一方面,PCS研究范畴能否涵盖现代体育社会学的全部精髓;另一方面,其研究仍停留于“批判”阶段,未能指明在新自由主义社会中继续积极发展体育的具体道路。这可能是该领域学者后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推荐阅读: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7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2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1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0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9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8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7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目次、摘要及全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44卷第3期目次●《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44卷第2期目次●《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44卷第1期目次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公众号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官网
网址:www.styb.cbpt.cnki.net
微信:stxb1959
电话:021-65506286
邮箱:xb@sus.edu.cn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
邮编:200438
感谢您支持,欢迎您赐稿!